2025年6月底,懂球帝跟着“兄弟联盟足球公园”的大佬冯荣建先生,还有天津市足球运动协会甲级参赛球队,浩浩荡荡地杀到了团泊体育场,实地探访了一番这地儿的现状。

起始
天津团泊足球场,全名听起来挺高大上——天津团泊新城西区澳式足球场,这可是意大利设计师马西莫·罗伊(就是那位设计泰达足球场的大神)的杰作,松江集团全额投资建设的。这球场,内场一片,外场六片,设计灵感来源于古迪逊公园球场,整个一英国风格下沉式足球场,国内可不多见哦!固定座位22320个,临时座位8000个,总共能塞下31000人。2010年7月6日开工,12月8日主体就封顶了,2011年10月11日还搞了个竣工仪式,北京澳式足球俱乐部运动员和天津体育学院的学生还来了一场澳式足球互动表演。之后,201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东亚运动会足球比赛也都在这儿踢。第一场职业联赛正式比赛是2014赛季中甲联赛第四轮,天津松江0-1输给了石家庄永昌骏豪,进球的哥们儿叫孙昊晟。接下来的两年,这儿一直是球队的主场。

过渡
到了2017年,全运会要征用水滴球场,天津泰达亿利足球俱乐部就搬到了团泊体育场,票价还挺亲民,50/100/180/280。在这儿,团泊体育场和天津球迷一起经历了大半个赛季的“风风雨雨”(9月全运会结束后,球队又搬回了水滴)。见证了球队单赛季两位主教练下课(李林生和帕切科),还经历了球队从2017年6月2日主场2-1逆转上海申花后,12轮不胜的尴尬。更厉害的是,球队还请来了当赛季的第三位大牌主帅施蒂利克,这哥们儿球员时代可是皇家马德里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中场核心!当赛季团泊体育场平均上座人数1.123万人,最多的一次是主场0-3输给广州恒大,来了14152个球迷。

冷寂
2019年以后,金元足球时代渐渐落幕,投资者对足球的热情也降低了,再加上松江集团把主体业务给卖了(球队也卖给了某品牌),团泊体育场就渐渐冷清了。经历了2017年中超赛事和2018年青超的高光时刻后,球场的问题在2019年就全面爆发了。2019年5月,各方协商无果,一把大锁就把球场大门给锁上了。

问题
早在2017年泰达把主场设在团泊的时候,问题就已经冒头了。团泊体育场可不像泰达足球场,背后有泰达丽盛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这种专业的运营团队,在职员工就有六七十人,从周边商圈布局到比赛运筹,都门儿清,还有滨海新区泰达集团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团泊体育场呢,比赛一散,场地就闲着,日常维护靠谁?周边商圈怎么盘活?谁出钱维护草地、保证日常运营?没比赛,收入来源就断了,场馆的日子就开始紧巴巴了。外场还能勉强搞点业余赛事、青训夏令营,内场就冷冷清清了。从松江集团到健康产业示范区,做东的换了好几茬,产权归属、资金投向、谁掏钱修缮,都是问题。光一个产权问题就扯了六年,谁敢投资?现在都讲合规,没批文没产权,谁敢往里砸钱?也怕地产真变成“地产”——变成真正的地皮,一卖了事。

转机
2024年,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针对团泊足球场的活化进行了专门研究,说要重点发展团泊体育场和周边商圈。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雷声大雨点小。确实,刚开始的时候,松江集团、健康产业示范区、市规划分局,大家口头协调得挺热闹,一到操作层面就都小心翼翼,谁也不愿意提前“兜底”。对面呢,也有反对的声音:“别说‘盘活’这么好听,关键是钱从哪儿来?后续谁养?再修一修还能撑几年,到头来不还是打水漂?”但是,正当大家拉扯的时候,合作示范区突然发力——不仅开始全面彻查维修,还直接敲定和中足协、中足联等国家级大佬合作,准备引进专业足球赛事。在静海区政府的协调下,过户事宜也大力推动了。

未来
产权过户完了以后,合作示范区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全场排查、全面维修。一个荒废了六年的足球场,灯还能不能亮都不敢保证,肯定得大修一番。其次,“引进专业赛事”,意思就是不想只停留在中小型活动上,未来大有可能引来顶级联赛、全市甚至全省的大赛。而且,我们在2025年已经获批承办康城杯足球赛、女子飞盘大赛,还有足协的青少年夏令营。示范区还说,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他们准备引入社会资本来运营。这就好比给球场请了个专业管家,既懂体育又懂生意。最后,合作示范区表示:只有合格,才敢谈大赛;只有投入,才有出路。希望天津的球迷给我们时间,我们肯定会呈现给大家一个专业的团泊体育场。
从市民发声到政府专题研究、靶向攻坚,再到产权过户破冰、多元运营蓝图绘就,团泊足球场的盘活之路真是生动诠释了政府部门倾听民声、回应期盼的担当,彰显了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唤醒”沉睡资源、服务全民健身与区域发展的创新智慧。等赛场的激情再次点燃绿茵,市民的欢笑重新回荡,这份承载的期盼必将转化为惠及百姓、激活区域的澎湃动能。咱们就静待团泊足球场重焕生机吧!